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
即時新聞分析:「颱風禁叫外賣,其實是傷害勞工」,以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是沒有錯的!
這兩天我比較忙,前一天去花蓮教課,今天去台中豐原醫院演講,今天早上還搭了第一班車去豐原,路上我至少接到了15封通知,關於商周這篇文章,很多人都是罵聲震天在看待這一篇文章,我回家昏睡起床後,看了一下,我將我心得放上來與各位分享!!
一、如果不是柯文哲市長,批評的聲音是否會有所不同?
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,如果今天是朱立倫市長出來宣佈這種政策,是否各位的反感度就會有所不同?如果是的話,那麼你們討論的就不是這項勞動政策,而是對於人的喜好了,我這麼說其實是直接了點,但勞動政策如果都是要以某人提出的才是正確???立論依據就偏掉了,就沒有再討論下去的必要了。
二、各位有沒有想過這些員工在颱風天出來上班的原因?
我今年38歲,幸運的待過12個不同的產業,的確外送人員的薪資是某個比例以「外送次數」來計算,所以我們可以來談談看,以勞動部頒佈的「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薪資給付要點」來看,其實如果風雨太大,員工是可以拒絕出勤的,但今天在颱風天出來上班的,就是企業逼迫?血汗公司?各位有沒有想過一個可能性,那就是他們是需要這份收入的呢?
三、說穿了一句,政治人物還是以「社會觀感」看待勞工政策:
我去年投給了柯市長,我認同他的理念與做事方針,但…政治人物對我來說,就是為我們服務的,因此做對的是屬正常、做錯的提出批評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這一件事情其實不難看出,政治人物對於勞動政策的一知半解,甚至是用社會觀感來處理,這對業者造成了損失、也相對剝奪了員工的收入…所以我認同作者所說的,如果要他們不出勤,那請拿錢出來補貼他們,而不是又玩二分法的遊戲,把企業搞成黑心、而政治人物有了「愛民如子」的美名。
四、很多人的同情心,是沒有辦法產生「實質金錢」的效應:
很多人在呼應這些文章的時候,個人情緒已凌駕了理性的思考,有人會問我:你怎麼不知道他們不是被逼的?那怎麼不會去想想,你又怎麼會知道他們不是自願的呢?無謂的同情心(特別是檯面上的政治人物),是有辦法產生實質的金錢效應嗎?錢還不是要企業出,一有類似的新聞就對業者大加撻伐,連實質的內容都不清楚,說句直接一點的話,你們的同情心很廉價,甚至是不值錢,這種思維累積到最後,受害的正是這群想要在颱風天出來賺錢的勞工朋友們!!
結語:
其實我們要學會「尊重別人的選擇」,勞動政策實在是要這種思維,不是以自認的常態與標準來批評、來指正…全世界最不專業的工作就是政客,主修「表演」、選修「做秀」…國家要進步,人民要學習獨立思考,別濫用同情心,也做那種成就了心中的想法,但卻犧牲了他人的權利,從頭到尾…有人去問這群員工心中所想嗎?我做了100份的調查、100份的電話訪談,你們呢???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