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
即時新聞分析:經濟部的長官們,你們會想要三個月之後再統整加班時數及申請加班費嗎?
早上看了一則新聞內容,真的是又好氣又好笑,兩大部門又開始鬼打架了,經濟部要幫企業爭取加班工時的彈性,我真的很好奇這一個彈性到底界線在哪?更怪的是勞動部的反應為何,經濟部長竟然可以獨自討論勞動議題,勞動部長在哪啊?又再度見識到多頭馬車的狀況,對於彈性的加班工時,我個人有些小小的看法,今天以此為主題,與各位分享。
一、由每一個行業別的總工會各別訂定出目前工時的問題點:
勞動部的官員、勞動局的承辦、勞檢處的檢查員真的清楚每一個行業目前的狀況嗎?經濟部應該是受到工總的壓力才會做這種表述,但我必須說一句話,目前行業別那麼多,光是用一部法令綁死所有的勞動條件範圍,不但不實用,更會損及勞工的就業權,是否應該先讓各行業別展開勞資對話,將目前的困難點及需求項目開立出來,才有辦法將問題反應出來,而不是靠一部的部長在那玩表態的遊戲,一點實際性都沒有。
二、加班工時從一個月結算變成一季、甚至是半年的隱憂:
如果開放一季結算加班時數,如果依現行的法令來看的話,每日、每週、每月都會時數的上限,請問就算是變成一年結算好了,哪來的彈性?不要又將加班時數變成「變形工時」在那操弄,這反而會引起更大的爭議及後續效應,部長,您到底清不清楚啊?
三、經濟部與勞動部永遠都是在各玩各的,怎麼制定政策?
勞動政策其實問題點不會在於法令,而是在於對話,兩個部的部長不知道在做什麼?從以前外勞脫不脫勾就吵成一團,但我想請問一下,針對現在的情勢,經濟不景氣、25~35歲失業率的飆高,兩個部門永遠在各唱各的調,這種做法就像勞資雙方一樣,怎麼會有交集?上面的都這樣搞了,還寄望民間的努力,不要笑死人了!
四、開放對話,先把法令放一邊才是一個開始:
不論明年是54小時還是60小時,只要不依行業別來訂定勞動條件的話,那都是空話,因為失業率如果高升,有沒有工作都是一個問題了,誰還關心加班這檔事呢?
對話永遠會是一個開始,但初期先把勞動法令放在一邊吧,聽聽產業真正的需求及困難點,那才是真正的傾聽,否則永遠都擺個臭架子在處理問題,說真的,問題沒處理就算了,反倒還增加一堆問題,這真的是有利於勞工嗎?
結語:
沒有溝通、沒有對話,一個對企業、一個對勞團…各位可以看一下,有任何的實際效用嗎?每年的基本工資只漲幾百塊,如果還是這樣的話,也難怪人民的信心逐漸下滑,在對話未明的狀況下,我是反對所謂加班時數一季、半年結算的提案,實用性一定要夠才能執行,這種討好工商團體的談話,真的是該停止了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